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科研新闻

我校与张家口市合作共建 “京张湿地保护修复科技示范中心”

  为扎实推进中央“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简称两区)建设决策部署,为冬奥会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我校和张家口市政府于5月20日签署了共建“京张湿地保护修复科技示范中心”合作协议。张家口市常务副市长郭英、我校副校长杨志成参加仪式并签约。

  

  

      科技处张玉虎副处长主持“京张湿地保护修复科技示范中心”成立大会和校地共建协议书签约仪式。杨志成、北京市科委京津冀协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平宇栋、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遗迹调查室董颖主任、郭英常务副市长先后致辞。张家口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文浩、市各委办局领导和下设4个科技示范中心主管县长和相关局领导出席了活动。  

  杨志成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心成立对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中央张家口“两区建设”部署、服务绿色冬奥、探索区域和高校协同创新、向建国70周年献礼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心成立有利于当地的湿地保护、生态修复,有利于进一步通过基地培养更多的生态保护人才和科技人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

  平宇栋在致辞中谈到首都师范大学和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召开的这次会议,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新时代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核心是“京津研发、河北转化”。首都师大和张家口市“湿地保护修复”这项技术在张家口落地为突破口开展协同创新,将会在张家口市的“两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平宇栋还转达了市科委张光连副主任对此次大会的祝福:一是祝愿首都师大和张家口市校地合作越做越好,能有更多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希望张家口能为更多新技术落地应用搭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成为创新技术的使用和受益者。二是祝愿中心把工作做深做透,充分利用张家口的天然应用场景,发挥北京科创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更多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落地张家口,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典范。

  随后,杨副校长一行参加了沽源“水源涵养功能区保护修复和生态旅游发展科技示范中心”、“首都师大大学生实训实践基地”和“首都师大北京湿地研究中心实验基地”揭牌活动并调研。

  

  

  

      此次校地双方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共建京张湿地保护修复科技示范中心,发挥首都师大在生态环保领域特别是水资源和湿地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利用技术、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和处理与表达、区域环境演化和生态环境调控等领域科技优势,按照张家口市的生态建设需求开展科技项目立项、研发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解决当地湿地保护修复领域重大科技需求。

  示范中心建设得到张家口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北京市科委大力支持,通过这一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和项目实施,将为首都科研院所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和高质量推进两区建设,校地双方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科技需求开展合作,不断提升张家口市生态环境质量和首都生态屏障功能,及地方和高校湿地保护科技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科技、教育、自然资源等部门紧密合作的创新之路。